文物安全保护智能防范系统解决方案
一、系统背景 文物保护单位按存在形式一般分为三种: 一种是以固定场馆形式存在的,省级市级县级或者其他专业博物馆美术馆、寺庙、古建、帝王陵墓等,其特点是文物保有量大,或者自身就是文物,价值极高,其防损防盗的级别是最高的,但某些场所因为疏于管理和防范,丢失文物或者文物受损事件屡有发生,使民族文化传承蒙受巨大损失,本系统就是从人员管理可能会发生漏洞的角度出发,通过全方位数字化智能监控管理来杜绝人为疏漏造成的事故。
二、系统建设目标 能使各文物保护单位有防止火灾、防止偷盗、防止破坏、环境维护的自动管理体系,能使各种警情与预警情能第一时间上传至区或上一级文物管理单位,能迅速传达上一级文物管理单位的处置指令,能迅速联动各种处置预案,能统计重点文物保护区人流量、环境变化情况,为文物的保护管理工作提供详实可靠的基础依据。
三、系统建设内容 系统建设主要包括全局安全管理、重点文物看护、现场秩序管理、环境监测管理四大体系,涵盖了安全智能保卫、现场科学管理、文物预防性保护三大功能,建设完毕后会整套信息化管理平台将会得到无缝统一,使所有数据得到有效共享和传递。 同时,在系统建设过程中,也包括现有资源的充分整合、系统设备不合理布局的改造升级等工作,最大限度地发挥现有资源的应用价值和实践成效,在统筹规划、统一指挥、有序推进的项目管理体系指导下开展工作。
四、全局安保管理子系统 现场安保管理从文物受保护单位全局出发进行的体系建设,包括火灾预警、周界入侵预警、异常行为预警等模块,通过数据互联以及三维立体式平面监控,确保受保护单位从宏观角度出发的全局性安全。
4.1、重点文物看护子系统 区别于全局安保管理体系,针对具体的物品或者重点的区域进行安全看护,包括偷盗智能检测、破坏智能检测、火情智能检测等模块,通过实时不间断的智能监测确保受控区域或物品安全正常。
因为文物保护单位一般还肩负着文化传播的作用,接待游客成了管理体系里比较重要的一环,特别节假日极易发生拥堵踩踏等事件,那么场所的公共安全和游客的人身安全就是系统所关注的重点,系统设计了人流量检测、人群聚散检测两大模块,当单位区域里的人流量过多时系统会自动预警,当人群突然聚散时会提示现场管理人员观察干预,从根本上预防群体安全事件的发生,同时各个单位的客流统计也能为管理部门对参观人数、时间调控提供科学的依据。
4.3、环境监测管理子系统 根据文物保护的学术论断,温湿度、光线、可吸入颗粒物、甲醛、苯、甲苯、二甲苯、氨气、臭氧、硫化氢、二氧化硫、一氧化氮、二氧化氮等数据都会对文物保存有较大影响,如何让这些元素的含量保持在一个合理范围内,那么首先需要这些数据进行监测,才能有的放矢的进行控制,系统在设计中针对各种元素的传感器做了无缝对接的设计,除了能将数据采集编制分析外,还能将数据直观显示在三维的平面图中,使管理者能轻松获知可能会影响文物保存的地点,快捷做出维护判断和指令下发。 五、设计依据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规范的引用而成为本规范的条款。凡是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规范,然而,鼓励根据本规范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规范。 GA27-2002 《文物系统博物馆风险等级和安全防护级别的规定》 GB/T 16571-1996《文物系统博物馆安全防范工程设计规范》 JGJ66-9l 《博物馆建筑设计规范》 GBJl6-87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50193-93 《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50222 《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 GB50263-97 《气体灭火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261-96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 GB3095-1996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T 18883-2002《室内空气质量标准》 GB50325-2001 《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物控制规范》 GB 3096-1993 《城市区域环境噪声规范》 GB 10001.1-2000 《标志用公共信息图形符号》 GB/T17775-2003 《旅游景区质量等级的划分与评定》 GB/T24001-2004 《环境管理行为规范》 GB4943-2001 《信息技术设备的安全》 GB8898-2001 《音频、视频及类似电子设备安全要求》 GB16796-1997 《安全防范报警设备安全要求和试验方法》 GB17859-1999 《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等级划分准则》 GB50057-1994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 GB50198-1994 《民用闭路监控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 GB50348-2004 《安全防范工程技术规范》 GA308-2001 《安全防范系统验收规则》 GA/T74-2000 《安全防范系统通用图形符号》 GA/T75-94 《安全防范工程程序与要求》 GA/T367-2001 《视频安防监控系统技术要求》 GA/T368-2001 《入侵报警系统技术要求》 GA/T379-2002 《报警传输系统串行数据接口的信息格式和协议》 GA/T388-2002 《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操作系统技术要求》 GA/T388-2002B 《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管理要求》 GA/T390-2002 《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通用技术要求》 YD/T 1171-2001 《IP网络技术要求--网络性能参数与指标》
系统使用3级网络架构,各功能子模块实现为第一级,即应用采集层,第二层为各受保护的文物单位,即数据转换层,第三层为文物保护管理单位,即数据汇聚管理层。
关于更详细的方案,欢迎咨询来电!!!
|